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,策马扬鞭趁年少,研学旅行正当时。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培养具有“平民情怀、君子品格、领袖气质,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”的时代新人。九州最新登录网址创新研学模式,将研学活动作为学校“三博”课程体系的一部分——研学校本课程,进行研发和实施,精心设计了六条精品研学线路。
2023年5月20—21日,九州最新登录网址高一年级以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,花样青春不负韶华”为主题,同时实施六条精品研学课程,二中博雅学子们走出传统课堂,走进自然社会,体察社会生活千般面貌,探寻大千世界万丈光芒。
特推出九州最新登录网址2023年高一研学系列报道,感受二中博雅学子们研学的精彩纷呈。
烟花三月下扬州 扬州盛景诗书寻
——九州最新登录网址高一江苏扬州之行
“二十四桥明月夜”——瘦西湖
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,有“园林之盛,甲于天下”之誉。姜夔《扬州慢》“二十四桥仍在,波心荡、冷月无边”中的二十四桥,以及五亭桥、荷花池、钓鱼台等14 大景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,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。
“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调。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萧。”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留给我们的千古绝句,千百年来,二十四桥以其清丽俊爽的画面,迷蒙空幻的意境,浪漫悠扬的情调拨动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心弦。整座桥不见二十四桥桥名,但却处处暗示二十四之意:全长24米,宽2.4米,两端各12级台阶,两边各24根汉白玉雕柱,高、宽各2.4米。桥上雕饰明月图案,秀丽典雅。桥东有贴壁黄石假山,西有熙春台,体现了“两堤花柳全依水,一路楼台直到山”的意境,再现了唐诗中的诗情画意。
“宝塔凌苍苍,登攀览四荒”——大明寺
隋朝仁寿元年 (601 年),皇帝杨坚为庆贺其生日,下诏于全国建塔30座,以供养佛骨,该寺建“栖灵塔”,塔高九层,宏伟壮观,被誉为“中国之尤峻特者”,故寺又称“栖灵寺”。唐朝鉴真法师任大明寺住持,使大明寺成为中日佛教文物关系史上的重要古刹。大诗人李白曾登临此塔,赞叹道:“宝塔凌苍苍,登攀览四荒”,称赞宝塔气势磅礴。
在“淮东第一观”大明寺里,有一个声名远播的平山堂,为欧阳修所建,王安石为之作诗,苏轼为它写阙词。
平山堂有不少名人之作。上图是光绪年间两江总督刘坤一所题的“风流宛在”一匾,书法流畅,仔细看里面藏有玄机。“流”字少了一点,而“在”字却多了一点,虽然都是异体字,用在这里却仿佛因风而流动所致,别有情趣。
而“六一宗风”更是让人印象深刻。宋代大文豪欧阳修,自号“六一居士”,其意:“吾家藏书一万卷,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,有琴一张,有棋一局,而常置酒一壶,以吾一翁,老于此五物之间,是岂不为六一乎?”这是欧阳修六十三岁时所作《六一居士传》中的一段话。当时任扬州知府的欧阳修,极赏这里的清幽古朴,于此筑堂,渊源颇深。
在这里还能看到苏轼的作品,《西江月·平山堂》:“三过平山堂下,半生弹指声中。十年不见老仙翁,壁上龙蛇飞动。欲吊文章太守,仍歌杨柳春风。休言万事转头空,未转头时皆梦。”通过词,既表达了对恩师欧阳修的深切怀念,又寄寓了人生如梦的人世感慨。
“春风十里扬州路”——东关街
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。街面上市井繁华,商家林立,行当俱全,生意兴隆。陆陈行、油米坊、鲜鱼行、八鲜行、瓜果行、竹木行近百家之多。
“5G+VR|720直播大运”——中国大运河博物馆
《大运河—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》作为全景展示中国大运河历史面貌与文化价值的通史展,展览分为“运河沧桑、王朝基业”“天工慧光、中华勋业”“融通九州、社稷鸿业”“泽被天下、万民生业”“通古达今、千秋伟业”五个部分,以紧握历史脉络的叙事方式,着力开拓世界文化遗产宏观视野,全力撷取运河沿线省市的亮点特色,通过文物、辅助展品图表、照片、场景、模型等多种手段进行展示。
同时,展览还创新性地引入 5G 技术,在展厅中设立了独特的沉浸式体验空间—“5G+VR|720直播大运”,全景呈现运河之美,实现全流域、全时段、全方位解读中国大运河。
“京口瓜洲一水间”——瓜洲古渡
“汴水流,泗水流,流到瓜洲古渡头,吴山点点愁。”千年古渡,胜境犹存,唐代高僧鉴真从这里起航东渡日本,康乾二帝及历代诗人墨客途经瓜洲,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。“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说的就是这里。陆游《书愤》中也提到“楼船夜雪瓜洲渡,铁马秋风大散关”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,几百年来更是广为流传。
“春江潮水连海平”——张若虚纪念馆
唐代诗人张若虚一生仅存二首诗,其中一首《春江花月夜》被誉为“孤篇盖全唐”,这首诗就是描写一千三百多年前当时瓜洲的春夜胜景。张若虚纪念馆内,在“声、光、电”及“音、诗、书画和非遗技艺”全方位、立体式地展示下,春江,潮水,明月,芳甸,华林,流霜,白沙……每一个事物原本都平淡无奇,但在月华的照射下,月下江、月下花、月下霜、月下舟、月下树、月下人……景、情、理依次展开,层层递进……让人瞬间感觉穿越千年时空,和张若虚一起站在瓜洲古渡,赏着落花流水江月的美景,留住了运河的文化记忆。
“二十四桥月如约,黄花开遍瘦西湖;西子范蠡今若在,不到杭州到扬州。”此次研学之行,我们既领略了繁花似锦、小桥流水的江南风韵,也感受了古朴典雅、意蕴悠长的历史文化,还共同见证了16岁生日羞涩中满满的感动:碧玉年华定当不负韶华!
一路欢歌,嘻嘻哈哈,同学情,更近;师生意,更浓。
一江春水,浩浩荡荡,青春梦,更明;报国志,更坚。
供稿:2211班 陈宥文
供图:2211班
审核:审稿组
Copyright?2000 www.bbez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安徽省蚌埠市虎山东路889号 邮编:233000 联系电话:0552-2043733
公安机关备案号34030002000119 工信部:皖ICP备13002613号
师德师风投诉举报信箱:ahbbezbgs@163.com 举报电话:2043733
技术支持:安徽长泰科技有限公司